-2025-
08/04
03:28
编辑:本站
永葆军人本色 守护公平正义 ——东宝区人民法院法官卢梦的为民情怀与担当
他脱军装不褪本色,凭忠诚担当入村逐户走访,寻得被执行人财产,促古稀老者和解,执结9万元案,被人们称为“解纷贴心人”。
他持法槌怀家国使命,以炽热为民情怀,历时5年为19名务工者追讨50余万元养老保险金、医疗保险金等劳动待遇,促案外公司达成分期履行协议,被人们称为“维权暖心人”。
他扎根基层不忘公平正义,凭执着破局180万余元合同纠纷案,促当事双方互谅互让并一次性执结,被人们称为“正义坚守者”。
他肩扛重担心系群众,数年执结数百案,10余件案例获最高人民法院等推介,1件入选湖北法院典型案例,被人们称为“法治践行者”。
他就是今年37岁的东宝区人民法院员额法官卢梦。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,卢梦在部队服役,是一名保家卫国战士。2018年,卢梦进入法院系统。历经多岗位锤炼,从人民子弟兵到人民法官,卢梦的身份变了,制服换了,但那份忠诚担当、服务人民的军人初心始终如一。他曾获荆门市“向上向善好青年”称号,他用行动践行着“让公平正义看得见、摸得着”的誓言,将法治的阳光洒向社会每个角落。
军人底色:不畏艰险破难题,创新执行暖民心
退役军人的烙印,在卢梦身上转化为攻坚克难的执行力与为民服务的赤子心。军旅生涯锤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,使他面对执行“硬骨头”时,总能以创新思维破局。他常说:“公平正义不能只写在判决书上,更要落地生根。”这一理念源于他军人时期的纪律性——纪律是“生命线”,正义是落脚点。
在涉民生案件中,卢梦情系弱势群体,视其权益保护为最柔软的使命。2022年的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中,七旬遗孀苏某痛失丈夫,却因被执行人张某年迈无可供执行财产而陷入困境。卢梦没有机械办案,以“抽丝剥茧”的耐心,多次入村走访,发现张某打零工赚钱,有可供执行财产。
2024年春节前夕,卢梦借“冬日破冰”专项执行行动契机依法拘传张某,并说服其子代偿9万元。两个小时的调解,换来两位古稀老人握手言和。
此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推介案例,其人性化执行彰显了军人特有的韧性——不抛弃、不放弃,正如他在部队服役时守护疆土,如今守护百姓冷暖。
战线新移:守护民生燃“薪火”,秉持毅力解民忧
从军营到法庭,卢梦将军人的毅力与智慧融入执行一线。务工人员权益案件,关乎家庭生计与社会稳定,他视之为“检验司法良心的试金石”。
在一起为东宝区19名务工人员追讨50余万元养老保险金案中,涉案公司停止经营、前负责人入狱,案件看似走入死胡同。但卢梦发扬军人“连续作战”作风,60余次与案涉公司的外地一控股公司沟通,近百次走访务工当事人。他像一名战术指挥官,精准梳理诉求:一方面阐明社会责任,说服案涉控股公司代偿;另一方面引导务工人员理性协商。
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历时5年,涉事各方于今年6月终达成分期履行和解协议。
工人们首笔款项到手时的笑容,是对卢梦担当的最高褒奖——战场上的“冲锋号”,化作执行中的“调解曲”。
本色永葆:护航企业促共赢,法润营商显担当
退役不褪色,卢梦以军人智慧护航经济发展,在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同时,避免出现“办一个案子,垮一个企业”。他将军队中的大局观融入涉企执行,追求“双赢”而非“零和”。
2024年,一起180万元的合同纠纷案中,被告荆门某公司是区级重点创新企业,若强制查封,可能扼杀其技术孵化平台。卢梦敏锐捕捉当事双方合作基础,像制定作战计划般反复协商,历时2个月,引导互谅互让,终以223万元一次性执结,保全企业生机。
该案例入选“湖北法院涉企业执行十大典型案例”。卢梦的军人特质在此闪光——战略上谋长远,战术上求灵活,将执行力转化为当事双方共赢的纽带。
初心长映:执剑天平承使命,丹心为民续新篇
四年军旅铸忠魂,七年法徽写担当。
卢梦的足迹,从国防前线延伸到法治前线,不变的是“为人民服务”的誓言。他执结案件数百件,实质化解信访纠纷,将退役军人“听党指挥、能打胜仗”的作风注入司法实践。正如他坦言:“军人本色教会我,正义不是口号,而是每一次行动的回响。”未来,卢梦将继续以饱满热情破解执行难题,让公平正义在每一个司法案例中生根发芽。
他的故事,是一部退役军人转型的生动教材。军装虽换,赤诚未改;战场虽移,使命永恒。在全面依法治市的征程中,卢梦这样的“老兵新法官”,正用行动证明——本色,是穿越时空的力量;正义,是永不过时的勋章。